姓名的“声韵”、“音调”
音频播放器
一个成功的姓名,不但寓意美,符合《中庸之道》,而且读出声音来也“一鸣惊人”!
今天我们就谈谈起名的注意事项:姓名的声韵和音调。
汉字的声调有四声:阴平,就是声调的第一声;阳平,声调的第二声;上声,声调的第三声;去声,声调的第四声。
一、要避免声母和韵母相同
在汉字系统中,每个汉字的读音都是由“声母”、“韵母”、“音调”这三部分组成。
“声母”是字音开头的辅音,“韵母”就是字音中除了“声母”以外的部分。
例如“王”字的拼音是wáng,它是由“声母”w和“韵母”ang组合而成的。
例如“张”字的拼音是zhāng,它是由“声母”zh和“韵母”ang组合而成。
一个姓名的“声母”或“韵母”如果相同或相近,或者搭配不当,读出来的声音就会缺少变化,既不悦耳,又可能拗口。
例如李诗琪这个姓名,拼音是lǐ,shī,qí;三个“韵母”相同,是不是感觉有些拗口?
再比如刘浣华这个姓名,读出来是不是感觉到有点不舒服?
这是因为两个“声母”h的读音都为“喝”,都是呼出音,这个音在英语里叫“辅音”,就是不响亮,不是元音。
所以,我们在起名时要特别引起注意,不要把“声母”或“韵母”相同的汉字连在一起使用。
我们在看几个姓名,例如“张昌名”,读音为zhāng,chāng,míng,“张”的韵母与“昌”的韵母相同,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,读出来没有什么变化,拗口的感觉非常明显。
再看“林音琴”这个名字,读出来的声音是lín,yīn,qín,三个字的韵母均相同,让人听到后,总是感觉不舒服。
如果我们将“林音琴”这个姓名稍加变通,改为“林月琴”的时候,读出声音来,就能感觉到悦耳和顺畅很多。
二是要避免声调相同
在字音分类中,汉字的声调是指汉字在读音中的声调变化,分为“阴平”、“阳平”、“上声”和“去声”四种。
中国的汉字,最常见的就是一字多音,读音的变化,又产生了不同的含意;
由于读音的变化,汉字就变得具有活力,起名时一定要避免“声母”、“韵母”和“音调”相同的情况出现。
例如:妈、麻、马、骂、这四个字,它的字音相同,声调不同。
姓名中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声调相同的汉字,否则,会显得呆板和平直。
一个缺乏动感的姓名,读出来也不好听。
例如“郑秀丽”,这个姓名的字义还挺好,秀美大方,字音也可以。
但是,zhèng,xiù,lì,因为声调均为去声,没有起伏变化,所以,听起来还是感觉缺乏语音美。
例如三国中的人物“严颜”,读出声音来也是感觉不顺口,就是因为音调没有变化。
相反,如果我们在姓名中,使用不同声调的汉字,就可以产生抑扬顿挫、悦耳动听的效果。
就是“声母”和“韵母”相近,甚至是相同的汉字,只要声调具有起伏变化,听起来的效果就要好很多。
例如“张昌”这个姓名,它的“韵母”都是ang,并且声调都是“阴平”,没有抑扬顿挫,所以不好听。
如果我们稍加调整,改成“张畅”,尽管韵母不变,还是ang,声调有了起伏变化,一个还是阴平,另一个变为去声,听起来就好听多了。
一般说来,姓名音韵调的组合有四种情况:
(1)声韵相同,声调相同;
(2)声韵相同,声调不同;
(3)声韵母不同,声调相同;
(4)声韵母不同,声调不同。
第一种组合,语音效果较差;第四种组合,语音效果最佳;第二和第三种组合,语音效果居中。
所以,我们在起名时,考虑字义的同时,也要注意“音、韵、调”的谐畅。
当然,我们并不否认,姓名中有很多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的,但是读出来也很好听。
如黄华、马国光、陈真、王连清等名字,有些是声母相同,有些是韵母相同, 但读起来却很顺口,这就是处理好了名字读音中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。
如果想取出响亮的名字,还有一个很简单的诀窍,就是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上下功夫,把读音洪亮的字放在末位上。
比如说,“安南山”是前鼻音韵母;“强凤永”是后鼻音韵母,相 比之下,我们很容易发现后者读起来更加响亮一些。
起名注意事项:姓名的声韵、音调,这部分内容就介绍完了。
接下来请看下一篇文章:起名注意事项:姓名为什么不能打分?
谢谢您的收听!